10月25日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5周年纪念日。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我国共有197653名志愿军将士壮烈牺牲,将生命永远定格在那片烽火连天的战场。这其中,许多烈士牺牲后长眠于异国他乡。从2014年到2025年,我国用最高礼遇,已迎回十二批共1011位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
10月25日,退役军人事务部发布消息,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鉴定工作有了新进展,8位志愿军烈士身份得到确认,分别为钱坤华、钟登华、侯运恩、陈文元、朱德申、杨忠贵、丁仍江、姚维新。他们分别是2020年第七批和2021年第八批迎回祖国的志愿军烈士。其中有一位是来自江苏宜兴的烈士——钱坤华。
他是谁?
钱坤华,1931年出生
江苏宜兴宜丰人
1951年5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
“二叔参军时我才8岁,他人很质朴老实。”钱坤华烈士的侄女钱秀娟回忆,1951年钱坤华瞒着家人报名参军,直到村里小学组织学生集体欢送志愿军时,她才在人群中看到了叔叔的身影。“当时他远远看见我,冲我挥挥手笑笑,我也笑了笑。”谁曾想,这匆匆一面,竟成永别。老人哽咽着说:“我奶奶生前一提到叔叔就掉泪,说他去当兵时才20岁,还没结婚,最放心不下的就是他。”
钱坤华烈士没有留下什么遗物,也没有照片。他在朝鲜战场上是何时牺牲的?怎么牺牲的?记者在宜兴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找到了他的档案。
钱坤华,1951年5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任73师218团担架连战士。
1953年7月6日,在一次行军途中,因所经桥梁被炸毁,钱坤华壮烈牺牲。一同牺牲的还有18位志愿军战友。
在志愿军军史上,钱坤华所在的73师是一支英雄的部队。1953年7月13日至27日,73师作为主力部队参加了夏季反击战役的第三阶段——金城战役,这也是抗美援朝战争的收局之战。钱坤华烈士牺牲21天后,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协定》签订,抗美援朝战争结束。钱坤华和战友们牺牲在了黎明之前。
从回国到回家
2021年9月
第八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
牺牲近70年后
钱坤华和战友们回到祖国的怀抱
为烈士寻亲,送英雄回家,退役军人事务部成立了烈士遗骸搜寻鉴定中心,组建国家烈士遗骸DNA鉴定实验室,逐步完善国家烈士遗骸DNA数据库和烈士亲属DNA数据库,集中开展鉴定关键技术攻关。
2022年7月,宜兴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接江苏省退役军人事务厅通知后,迅速开展了在韩志愿军烈士亲属信息采集工作。宜兴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四级调研员陆一波告诉记者:“根据江苏省在韩志愿军烈士名单,涉及宜兴地区的共有3名烈士。”宜兴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第一时间开展走访、摸排,并成功寻访到了与烈士亲缘关系较近的亲属。2022年9月9日,相关部门按照要求,对钱坤华烈士的堂弟、侄子、堂侄三人的血样DNA进行了采集,送至北京进行鉴定比对。
3年多来,家属每年都要打电话或者到当地退役军人事务局上门问进展。相关部门也一直在持续关注、重点推进。
“你叔叔和你的DNA比对,成功了!”2025年10月23日上午,宜兴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工作人员联系上了钱坤华的侄子钱若君。正在国外出差的钱若君发来了信息,他在信息中写道:“叔叔是我们全家的光荣和骄傲,自从叔叔在朝鲜战场上牺牲后,我们就一直缅怀他、 思念他、 纪念他。在全家人等待了70多年后,叔叔终于被‘找到’了!叔叔是一名普通的志愿军战士,国家却始终没有忘记他。等来年春暖花开时,我们作为他的直系亲属将一起去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祭扫,告慰他!”
据了解,钱坤华是江苏第二位通过DNA鉴定比对出身份的归国志愿军烈士。2024年1月,退役军人事务部首次对外发布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鉴定成果,索维亮等烈士成功完成身份确认。索维亮,泗洪人,1953年7月8日在夏季反击战役中牺牲,也是江苏首个通过DNA鉴定比对“认亲成功”归国志愿军烈士。
山川同念,英雄安息
每一批烈士遗骸的回家之路
都承载着国家对英雄的崇高敬意
和亿万人民的深切缅怀
英雄从未远去,我们永远铭记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