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10名老人站在幼儿园内部的操场上舞剑,引发家长的安全担忧。图/新京报我们视频
近日,多名老人早上在幼儿园操场舞剑引发关注。
据新京报报道,11月3日上午,江苏扬州一民办幼儿园家长反映有多名老人早晨在幼儿园操场舞剑,担心幼儿园安全问题。事发幼儿园工作人员称,正协商处理此事。贾桥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称,幼儿园在小区里,老人习惯早上在操场锻炼,此前老人在孩子上学前会退场,近日可能因天气冷导致上午时间延迟。该人员称,其操场归属界定仍不明确,将调解处理。
网友提供的视频显示,有近10名老人站在幼儿园内部的操场上,每人手里都拿着一柄剑,正在缓慢地练习招式。此时,学校门口已经有孩子进入校园。
一群陌生人在学校里晨练,家长担心出现意外,完全可以理解。根据《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相关规定,中小学幼儿园应当健全门卫制度,建立校外人员入校的登记或者验证制度,禁止无关人员和校外机动车入内。那么,有必要追问,这些老年人是怎么进来的?
当然,解决此事,并不是一定要让幼儿园大门紧闭,把晨练的老人赶走。相关规定的初衷也是要求相关方做好安全管理。
就此事而言,可以建立起幼儿园场馆资源与社区共享的机制,在与幼儿园开展保教活动不冲突的情况下,允许社区居民(包括老人)到幼儿园的操场上锻炼,并由社区保安或者志愿者参与开放管理,确保安全。
据报道,该幼儿园工作人员回应称,幼儿园今年9月新搬至此,而老人自6月起便在此活动。此前老人在篮球场锻炼,8点前会结束,正好那时候孩子们还没有上课,与幼儿园无冲突。从中可见,幼儿园的场地是完全可以开放给社区老人锻炼的。
此次,因为晨练老人结束晨练时间晚,被送孩子的家长发现,而引发安全担忧,说明这样的“开放”还存在问题。一方面,幼儿园没有将此事告诉家长,争取家长的理解与支持;另一方面,幼儿园也没有做好开放的安全管理。
那么,是不是在家长质疑后,就不准老人在幼儿园场地上锻炼呢?这显然不是什么好的解决办法。幼儿园操场开放给社区居民使用,可以充分利用闲置的空间资源,也能避免矛盾。
所以,有序开放,才是解决之道。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联合印发的《关于推进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的实施意见》就提到,公办学校要积极创造条件向社会开放体育场馆。鼓励民办学校向社会开放体育场馆。
并提出,以政府为主导、以学校为主体,加强部门协作,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形成加快推动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的政策体系。
当地政府部门、社区,可以就这家幼儿园的场地向社区开放、共享问题,听取家长、社区居民的意见,确定开放的时段,明确开放时段的安全管理责任。这本身也是平衡各方权益,完善基层治理的一个过程。
从现实看,各地都有中小学、幼儿园向社区居民开放体育场馆的好做法,有序地开放并不会带来安全问题,反而能充分发挥体育场馆的作用。
撰稿 / 刘辰(媒体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