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者网从宜昌市三峡大瀑布旅游区(5A级)总经理安勤处了解到,今年以来该景区旅行社团队游客量确实出现下降。张鹏远表示,近年来不少5A级景区在经营理念、发展目标和运营思路上未能充分适应市场快速变化。当旅游市场节奏加快、新需求不断涌现时,部分依赖自然资源的5A景区仍固守“按部就班”的运营模式,全年运营框架较为僵化,缺乏应对市场竞争的灵活性与紧迫感。
杨涛分析认为,5A景区的“门票经济”“产品同质化”“重资产、大流量”运营模式共同构成了问题的症结。但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其“重资产、大流量”的运营模式本身,已经与游客追求个性化、深度体验的新需求产生了深刻的“供需错配”。
近年来,去平潭邂逅“蓝眼泪”、去文昌“追火箭”、去泉州蟳埔体验簪花……县域旅游在法定节假日市场中表现抢眼,逐渐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综合多家在线旅游平台(OTA)的假日市场分析数据,一二线城市旅游订单的同比增速普遍低于三四线城市,而三四线城市又慢于县域市场。“小县城跑赢大都市”已成为节假日旅游市场的一个显著特征。
尽管县域旅游与各类新兴小众目的地的崛起尚未对5A景区客源构成实质性冲击,但其原本难以撼动的品牌与资源优势正逐步削弱,已成为一种可见趋势。在当前从“增量竞争”转向“存量竞争”的背景下,5A景区也面临多重挑战:如何摆脱对门票经济的依赖、提升游客整体体验、优化景区承载力管理等,均成为亟待破解的课题。
安勤指出,当前经济环境下,不少有子女的家庭普遍存在焦虑情绪,渴望通过旅游放松身心,却受限于预算而不敢轻易消费。旅游市场正从“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游客拥有更丰富、更精细的选择。传统5A景区必须持续注入创新内容,增强趣味性、互动性与体验感,才能以真正的吸引力赢回游客。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