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7日,工信部等七部门印发《关于推动脑机接口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未来5年的建设目标,确定了脑机接口产业发展“施工图”。《意见》提出,到2027年,脑机接口关键技术取得突破,初步建立先进的技术体系、产业体系和标准体系。产业规模不断壮大,打造2至3个产业发展集聚区,开拓一批新场景、新模式、新业态。到2030年,脑机接口产业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形成安全可靠的产业体系,培育2至3家有全球影响力的领军企业和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生态,综合实力迈入世界前列。
此外,地方政府也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脑机接口产业的发展。例如北京市和上海市分别发布了《加快北京市脑机接口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5—2030年)》和《上海市脑机接口未来产业培育行动方案(2025—2030年)》。
中国正通过系统性的政策引导,构建脑机接口技术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化落地的完整生态链。预计到2027年,脑机接口关键技术将取得突破,初步形成先进技术和产品体系;到2030年,该产业有望实现规模化发展,培育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领军企业,推动中国在全球脑机接口领域占据重要地位。
2025年6月,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联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与阶梯医疗,开展了侵入式脑机接口的前瞻性临床试验。这标志中国在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上成为继美国之后,全球第二个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的国家。
脑机接口的领军企业Neuralink近期也公布了诸多进展,宣布目前全球已完成7例植入手术患者可联机赛车、用机械臂写字,受试者重获跟物理世界交互的能力。Neuralink最终目标是构建一个真正的“全脑接口”:一个能够向任意神经元读取、写入、传输信息的通用平台。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