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月饼市场出现了变化,这变化大家都看在了眼里,超过500元的礼盒快要没有了,商家纷纷把价格定在了498元这样的“红线”附近,这背后是自2022年以来,国家多个部门对“天价”月饼进行了严格监管,进而使得中秋节月饼消费回归了理性。
价格管控成效显著
今年超市存有月饼礼盒,大部分定价处于300元以内,当中100到200元这个价格范围最为常见,这种变化直接源自监管政策落地施行,商家定价时显著更为谨慎小心,避免触及500元高压线,不少老牌月饼企业相应作出调整策略,把主打礼盒价格设定为498元,如此既契合规定情形,又维持了礼盒市场吸引力 。
公开售价以外的情况是,团购定制市场也同样遵循了这样一条规则,有经销商透露说,今年企业定制订单的价格被严格控制在500元以下,以往借助团购渠道销售高价月饼的那种现象得到了有效遏制,这种具有整体性特征的价格出现回归,使得消费者在中秋进行送礼的时候有了更为实惠这种选择,况且减轻了人情往来所产生的经济负担。
包装简化成为趋势
政策明确作出规定,月饼礼盒不得使用贵金属,月饼礼盒不得使用红木等贵重材料,这直接造成了包装的简化,要以半岛酒店作为例子,往年,半岛酒店月饼礼盒售价数千元,然而,其售价数千元的礼盒却不包含月饼,今年,半岛酒店月饼礼盒最高档定价498元,今年,半岛酒店月饼礼盒并且改为单层设计,销售人员坦率表示,和去年半岛酒店月饼礼盒的双层结构相比较,今年半岛酒店月饼礼盒的包装的确简单了许多。
这种简化,在材质方面有所体现,于包装层数有表现,在体积缩减上也有呈现,市场上,很难再见到里三层外三层的豪华月饼盒,被设计简洁且体积适中的包装取代,这既降低了生产成本,又减少了对环境的负担,得到了不少有较强环保意识的消费者认可。
混装销售仍有擦边
即便监管是极其严格的,可是仍然存在着部分商家,怀揣着企图借助“混装”的手段,去实施打擦边球的行为,在某电商平台之上,有商家在售卖588元的名为“中秋糕点”的礼盒,并且进行了清晰的标注,该礼盒本身是不包含糕点的,需要另外去进行购买,这样一种把礼盒与内容物进行分开售卖的行为,实际上依旧是在对混合销售的禁令予以规避。
线下曾出现过类似的变相销售方式,比如说把月饼跟茶叶组合销售,还比如把月饼跟酒类等商品组合销售,然而采用的是分开计价办法,想要借以规避监管 。这些现象显示,要完全杜绝“天价”月饼,就得持续进行监管 ,商家规避监管的手段在持续翻新,这便需要监管部门及时留意,并且堵住漏洞 。
散装月饼价格走高
和礼盒月饼降价形成对照的是,散装月饼价钱呈上涨态势 , 在首都北京的超市当中 , 在传统五仁月饼的散装单个价格普遍达约15元的情况下 , 低于8元的月饼已然很难寻觅到 , 这般价格上涨既表明原材料成本增多 , 同时有展现出消费者对于散装月饼质量要求的提高 。
仅线上平台存在单价低至于1元的散装月饼,线下渠道的散装月饼价格通常是在10元以上,这种价格的分化显示出不同消费群体对于月饼的需求存在差别,一群人追求性价比,另一群人更看重品质与新鲜度,这使得盒装月饼的市场走向多元化。
安全问题值得关注
那种低价格的散装月饼,与之相关的安全问题,让人心里不禁生出担忧,在电商平台上,好多销量达上万的月饼产品,缺少必需生产信息,既没配料表,也无生产厂家,消费者询问时,商家常回避具体问题,甚至直接承认“没有厂家”,这样的三无产品,有明显食品安全隐患 。
这些月饼,价格是低廉的,大多源自小作坊,小作坊的生产环境是难以保证的,其工艺标准也是难以保证的,消费者在追求价格低的时候,是有可能忽视食品安全风险的,建议在购买的时候,要去选择正规厂家的产品,要仔细查看包装上的生产许可证编号,要查看配料表等相关信息,以此来避免贪图便宜而损害自身健康 。
口味创新满足需求
今年,在月饼市场,于口味层面,情况出现了变化,变得越发多元化,在除了,如传统莲蓉、豆沙等馅料之外了,诸多新式口味涌现了出来有,与此同时,针对健康需求,低糖月饼、无糖月饼,成为了新的卖点,有品牌宣称,每颗月饼糖类物质含量,不超过5%,并且,有厂家拿着以使用橄榄油作为特色,展开宣传 。
这种创新,是市场需求变化的一种反映,消费者,在关注价格之余,格外越发重视健康因素,月饼企业,正从过去注重包装,转而变为注重产品本身,通过改进配方,降低糖油含量,以此来吸引健康意识较强的消费群体,这种转变,对月饼行业的长期健康发展是很有帮助的。
当你看完这篇文章,在今年中秋节选购月饼的时候,会更关注哪些因素呢,是价格,是包装,是口味,还是食品安全呢,欢迎于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若觉得本文有帮助,也请点赞予以支持哦!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