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 | 泡芙
从0到62329
62329人。
“苏超”决赛的上座人数定格在南京奥体中心的屏幕上,再次打破了这座场馆此前创下的业余赛事上座纪录。而在中国职业足球的历史上,只有2012年江苏舜天对阵广州恒大的那场比赛超过这个数字,65769人涌进南京奥体,至今未被超越。
“苏超”决赛的上座人数达到了62329人。图 /视觉中国
超过220万人争抢这6万多个位置,大家统一预约摇号。闯入决赛的只有泰州和南通两支队伍,但江苏13个设区市的球迷都想亲临现场,官方给泰州、南通户籍的观众留出单独通道,凭身份证号参与抽选,结果依然是一票难求。根据苏超官方发布的统计,这场比赛的中签率仅有1.2%,对比之下,半决赛南京VS泰州3.1%的中签率,和南通VS无锡2.1%的中签率都显得亲切许多。
决赛现场的赛事规格匹配上了热度。现场解说介绍,他们的解说席已经被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搭建成了世界杯的标准,转播更是用上了飞猫索道摄像系统——这套系统在国内常常用于春晚、阅兵之类的大型活动,欧洲杯上,这些摄像系统全程覆盖、无缝滑过球场,以惊人的速度捕捉到清晰、流畅的动态画面。
主裁判还是马宁,几个月前,正是他执裁了“苏超”开幕战。作为中国足坛著名的国际级裁判,他率领亚洲杯决赛裁判组出现在“苏超”决赛现场。常规时间,两队战成0比0,进入点球大战。而随着马宁一声终场哨响,泰州队最终以4比3击败对手,收获了本届赛事的冠军。
在5月10日之前,球迷心里的“苏超”还只是“苏格兰足球超级联赛”;在那之后,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强势成为“苏超”,很快点燃了省内观众的观赛热情。
“苏超”不是横空出世,而是来自政府部门自上而下的推动。
一年前,由江苏省体育局主办的第一届江苏足球发展重点城市对抗赛,在苏州奥体和南京奥体上演,被称为首届“江苏德比”的对抗赛两回合共吸引了47314名观众,远远超过了主办方的想象。那为什么不让13个城市都参与进来?“苏超”的雏形就此出现。
热度是逐渐推高的。第一轮比赛,“苏超”的平均上座人数还是7745人,等到第三轮,这个数字几乎翻了个倍,达到15025人。与此同时,江苏省内的三支中甲球队南通支云、苏州东吴、南京城市,截止到6月的平均上座人数分别只有9137、7132、2633人。
为了容纳更多想要现场观赛的球迷,南通队经历了四次球场更换。第一轮比赛,南通大学的操场上或站或坐,迎来2000名观众。后来,他们换到了南通海门珂缔缘俱乐部的主场——南通足球训练基地海门中心,“建筑之乡”南通连夜加座,堪堪挤下了21583人,但背后已有67万人参与抢票。
第三次,南通队换到了南通支云的主场——南通足球训练基地如皋中心,座位数再次增加了5000,上座人数达到了26383人。显然,这个数字也没办法满足南通球迷的热情,最后一次换主场,加急改造的南通体育会展中心投入使用,可容纳球迷数量终于突破了三万。
和线下热度共同走高的是互联网上的流量。5月24日,足球App懂球帝宣布跟进“苏超”的比赛数据,并提供赛后战报。最初,懂球帝把“苏超”归入全民足球的类别,但随着赛程进行,“苏超”和世界杯、欧洲杯一样单独开辟了首页标签栏,战报的评论、转发数据也逐渐追平五大联赛赛事。
淘汰赛后半段,央视体育频道CCTV5宣布参与转播。两场半决赛,央视收视率分别达到了0.9467%和0.6983%,超过了当天五大联赛的转播收视率。到了决赛,央视收视率破1%挂在了热搜上,央视频的观看人数超过了1000万。
钱跟着流量一齐向江苏涌去。中国足协中国之队的首席合作伙伴中国平安把目光投向业余联赛,冠名了懂球帝的“苏超”标签与战报。越靠近江苏,赞助的竞争也越激烈。互联网大厂们纷纷入局,宿迁与京东有着长久的联系,干脆牢牢绑定。阿里系则迅速瓜分了五支球队的赞助,淘宝闪购赞助常州,支付宝选择徐州,花呗携手无锡,余额宝合作扬州,等到蚂蚁保最后宣布和南京达成合作,只剩下菜鸟还没有匹配到合适的球队,倒是掀起一波“嘲讽”的热度。
热度飞涨,赞助的报价也跟着变高。每日人物了解到,当另一家互联网大厂提出以二三十万的费用进行联动活动时,“苏超”的球队赞助报价已经迅速涨到了百万元级别,提出的刊例价格甚至让熟悉球赛商业赞助的人都感到吃惊,他没想到一项业余赛事能叫到这样的价格。
回望苏超第一轮比赛的赞助商,只有总冠名江苏银行,官方战略合作伙伴国缘V3,官方合作商卡尔美体育,官方赞助商康师傅喝开水,官方供应商紫金保险和佳得乐6家。熟悉球赛商业赞助的从业者分析,卡尔美这类常年关注草根赛事的运动品牌往往采用实物、金钱结合的方式进行赞助,而供应商往往只需要提供定额实物。从最初的赞助商表现看,“苏超”首轮招商并不算理想,主要资金来源就是投入800万元获得总冠名的江苏银行。
“苏超”最初的主要资金来源是投入800万元获得总冠名的江苏银行。图 /视觉中国
半年过去,决赛这天的战报上,仅仅是苏超赛事的赞助商就已经来到了41家。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每轮比赛后都有品牌排着队来抢赞助机会。比如宿迁主场场边的赞助商条幅上,小果汀塑料花盆就和理想、喜力啤酒并列,这家来自扬州江都的小型塑料花盆厂看中了“花木之乡”,选择宿迁主场进行赞助,作为最早进入苏超的赞助商,它清晰地见证了这项赛事热度爆发的脉络。
作为一项政府主导、全民参与的地域性业余赛事,“苏超”直到最后一刻,都在展示江苏省以体育带动其他的决心。颁奖典礼上,泰州队和南通队分别从江苏省委书记和省长手里接过了冠军奖杯和亚军奖牌。有外省网友恍然大悟:这才理解“苏超”在江苏的重要性。
比赛已经结束,比赛还在继续。
11月22日,第二届江苏省足球发展重点城市对抗赛还将举办,南京、苏州两座足球重点城市仍然会带来对抗赛。而明年的苏超也已经在筹备当中,各个城市已经在挑选合适的球员参与明年竞争,即将举办的南京市足协超级联赛里写着一条比赛目标:“观察符合下一年度参加苏超的参赛资格的球员,由组委会推荐至南京队中。”
被看见的“城市英雄”
在球迷看来,“苏超”带来了太多难忘时刻,也让不少球员被看见、被记住。思思直到今天,都在回味“苏超”第五轮泰州队迎战徐州队的精彩瞬间。
第一粒进球发生在开场第31分钟。泰州队的角球机会,4号球员郑博走向角球区,角球开出,双方球员争抢第一落点,门前陷入混战——泰州队巴特侧身,调整重心,完美的倒挂金钩进球。
40多分钟后,替补上场的徐州队队员花姜敏杀入禁区,连过数人后小角度射门,帮助徐州将比分超出,贡献出了不输巴特的表演。这粒进球让思思想起她最喜欢的球员阿扎尔,在英超为切尔西效力时打入过一记相似的进球,戏耍了整条后防线。技术层面上,这两粒进球分别来自顶级赛事和业余足球联赛,但给她带来的兴奋是相通的。
花姜敏连过数人后小角度射门。图 /网络
做体育记者时,思思接触过许多职业梯队、校园足球的青少年球员。他们从六七岁开始踢球,最初都是教练口中“有天赋、热爱足球”的人。如果不是“天赋”,球员和家长不会把孩子遥远的未来押注在足球上;在中国足球持续低迷的当下,除了“热爱”,也很难找到向往职业足球的理由。
而职业足球真正的残忍之处在于,每一个能走到观众面前的人都是在竞争中胜利的人,至于失败者,很少有人会关心:他们将去向哪里?
思思说,绝大多数梯队青训球员,都会流向中冠、中乙这些低级别联赛;也有人会转向校园,考入北京体育大学这样的专业院校;还有一些球员会彻底离开足球行业,未来大概率只会在野球场上看到他们的身影。因为缺少资料,足球App上可能从未收录过他们的名字,就像泰州和徐州这场比赛的赛后战报,替补球员的名字无法确定,只能显示成拼音。
只有极少的幸运儿,能从青训梯队擢升到中超、中甲一线队,这是走上台前的最低标准,剩下的人被“没踢出来”四个字草率概括,而“没踢出来”几乎是对球员命运最残忍的批注,它包含了折损的天赋,未知的伤病以及不可捉摸的运气。
“苏超”提供了另一种被看见的可能,它让“Zhang Zeru”“Qian Lei”变成“张泽儒”“钱磊”。这些U21的球员们,扬着他们年轻的面孔,早早体会到为几万人踢球的感受。
“苏超”提供了另一种被看见的可能。图 /视觉中国
镇江队也是整个“苏超”年纪最小的张国庆,出场时只有15岁,和他同龄的英格兰人道曼,刚刚成为阿森纳俱乐部史上最年轻的首发球员。在足球世界里,他们的名字没有任何放在一起的理由,但张国庆却能拥有相似的奢侈幸福——他也得到了全场数万人的欢呼和喜爱,这是球员在场上能得到的最好的东西之一。
只要被看见,可能性就会往更远处延伸。盐城队的门将李智良受训于江苏安贝斯足球俱乐部,2024年2月,他加入了上海海港B队。从今年5月开始,他在中乙赛事和苏超比赛中都保持着稳定出场,盐城击败苏州的那场比赛,他贡献了极其惊艳的点球扑救。8月,他入选了U18国青队,成为“国字号”球员。据《新华日报》报道,他和同样代表盐城队出场的李瑞龙都和上海海港足球俱乐部签订了职业合同,这是他们的起点。
攻入决赛的泰州队,以长春亚泰U21梯队成员为班底,而另一支争冠队伍南通队,则由南通海门珂缔缘的球员构成。半决赛,泰州队和南通队分别战胜了南京队和无锡队,后面两支队伍身上都有着职业联赛的影子,前者不少球员效力过已经解散的江苏队,后者的主力则来自刚刚冲甲成功的中乙球队无锡吴钩。
南通队在半决赛中战胜了无锡队。图 /视觉中国
泰州夺冠后,队员巴特接受采访时说,他把苏超视作人生的转折点,像他这样的球员此前一直没有被看到,他希望更多的足球爱好者、青训球员,这些没踢上职业联赛的人能受到关注。至少在今年的“苏超”,巴特想要被看见的愿望实现了。
更年长一些、有着充分职业经历的球员,也会被“苏超”吸引。一名现役中超球员告诉每日人物,他以前从未考虑过退役后踢业余联赛,“除非是我要去锻炼身体”。但如果家乡也有“苏超”这样的比赛,他绝对会接受征召。
他是“踢出来的人”,在中超拥有稳定的出场数据,被提名过某轮联赛的MVP,经历过烈火烹油的“金元足球”时代,也接受过俱乐部球迷的全场掌声,但他依然想成为家乡的“城市英雄”。
“这是我的球队”
球迷天然地支持离自己更“近”的那支球队,无论是距离上还是情感上。
陈意介绍自己:我是皇马球迷、西班牙球迷,现在是无锡球迷。喜欢皇马,是认同这支球队追求卓越的方式,西班牙国家队是连带喜欢上的队伍,无锡则是家乡。
他不记得自己上次爬起来看西班牙国家德比是什么时候了。年岁渐长,安稳睡眠是奢侈品,凌晨三点皇马对阵巴萨值得一看,但不该是早上八点要出门通勤的人看。陈意有过为足球狂热的日子,留学西班牙时,西甲、欧冠都要去,他轮流出现在伯纳乌与大都会球场。国家队比赛日,散场时,他和赢球的西班牙球迷搭着肩走出球场,大喊Vamos España(加油西班牙)。人在异乡,足球给了他一种特殊的归属感,让他感觉到自己被纳入到某个群体之中,并不孤单。
而家乡是物理意义上的“近”,不会有任何一个地方比故乡更能接纳离家的人。“苏超”的性质让各个队伍的球迷天然拥有地域归属感。以城市划分,各支队伍里的球员,在户籍、学籍或社保缴纳等任一方面需要与城市有关。
无锡队比赛时,陈意的家族群里的消息会刷屏,最关心赛果的人是他平时根本不看球的妈妈,最喜欢转发的内容是常州笑话。在陈意那儿,“这是我的球队”的感受从未如此鲜明过。
关于常州的笑话,也成了苏超出圈的热梗。图 /视觉中国
他开始理解,即使马德里拥有足球世界中最成功的皇家马德里足球俱乐部(皇马)和代表马德里工人阶级精神的马德里竞技足球俱乐部(马竞),他的邻居为什么还总会去看莱加内斯的比赛——这支西班牙乙级足球联赛中排名11的球队,总是在降级区苦苦挣扎。
家乡球队,能够最大程度上塑造球迷的归属感。无论是日本J联赛的“地域密着”,还是英超的“社区足球”,都是推进足球与当地居民稳定联结、提升关注的办法。日本J联赛提倡让球队的主场成为当地居民的社区,要求俱乐部利用主场开展合适的社区活动。光2021年,56家俱乐部开展了15772次社区活动,包括足球普及、地域体育振兴、教育、护理、健康和社区建设多种范畴。英超则提出“社区行动”(Premier League Communities),投入资金资助基层足球,截至到2016年,70万英国人使用过“英超社区行动”资助的社区场地,54万青少年参加了项目资助计划。
中国足协也曾为城市与球队紧密联系做出过努力,比如2016年出台规定禁止俱乐部异地搬迁,严禁俱乐部每年更换注册协会与主场,而是需要固定在某个城市,“流浪俱乐部”就此消失。2020年,足协又出台了“中性名”政策,要求俱乐部名称中不得含有商业性质的名称,必须采用非企业化、中性化的名称。
看似积极的愿景,却很难与中国职业足球的发展情况达成统一。禁止异地搬迁政策间接造成了数家俱乐部解散,留下的球员欠薪问题至今难以解决。而“金元足球”退潮后,“中性名”政策反而影响了球队的赞助,已经被球迷普遍认同的河南建业、山东鲁能、天津泰达也在这一浪潮中丢掉了名字,至于江苏苏宁,在改名江苏足球俱乐部一个月后,宣布因为财政困难停止运营,江苏球迷骤然失去主队,只剩下伤心。
四年过去,江苏球迷寄托情感的球队,以另一种分散的方式复现。作为业余联赛的“苏超”,从开赛那一刻起就在强调地域属性,既让陈意这样的资深球迷找到观看比赛的理由,又源源不断地引入了新的球迷。根据国家统计局在7月发布的调研数据,超九成(95.2%)江苏居民知晓“苏超”,他们是职场人士,是学生,是农民,是退休人员……其中,非传统球迷群体占比近八成。
“十三太保”的球衣。图 /视觉中国
新的球迷带来了新的故事。有人第一次看球就加入了球迷会,在看台上站着呐喊助威了整场比赛,她从未想过自己体力竟然这么好。南京队被淘汰后,有人录下了女儿放声大哭的视频,配字是第一次体会竞技体育的失败。陈意负责远程给妈妈科普比赛规则,“看不懂也没关系,慢慢看呗,无锡队总不能解散”。
支持离自己最“近”球队的愿望,让所有人有了从头到尾参与苏超的理由。东台人于余的爸爸在家乡盐城队淘汰后转向支持泰州,因为“东台和泰州同根同源,方言相似”。淮海四省聚在一个看台上,山东、河南、安徽的县市打出口号——“淮海弟兄给徐老大助阵加油”。
到了决赛,靖江派出了100多名球迷组成啦啦队声援泰州,虽然语言、风俗差异极大,他们在决赛时还是选择了更亲近的泰州,排练预热视频下,高赞评论是“活久见,靖江居然支持泰州了”。
可模仿的,不可复制的
球场内外,热闹都在延续。尤其是各地文旅部门,不管自家是输是赢,都要拼命接下观赛流量。
泰州闯入决赛后,泰州文旅立马推出了多项福利,包括收费景点免费,持泰州VS南京门票的观众以及南京籍的观众享受酒店入住礼,当地船企则喊出全系船型8.9折优惠,最高降价100万。同样闯入决赛的南通,也迅速跟进了文旅配套福利,宣布40个景区对持有南通VS无锡票根以及无锡籍观众免票。
无锡为“苏超”推出的优惠,更是赚足了关注。7月8日,无锡市滨湖区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滨湖区住房消费的若干措施,支持鼓励房地产开发企业对购买滨湖区新建商品住房的“苏超”参赛球员和观赛球迷,凭参赛或观赛证明给予每套房产3-5万元的补贴,补贴时长超过了三个月。
赛事先行、文旅随后的模式,让“苏超”撬动了千亿级别的消费,“湘超”“川超”“赣超”也纷纷效仿——湘潭推出了免费公交路线和景区免票套餐,成都放出1950万元旅游消费券,庐山景区免除赣超观众门票……各地文旅因地制宜,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带动消费。
相比文旅消费政策,更难以模仿的是苏超出圈的“梗”。从不断减少笔画的常州,到持续到最后一天的“南哥”之争,观众乐于造“梗”,官方带头玩“梗”,用江苏卫视AI小视频的话说,“大家都超级开得起玩笑”,成了“苏超”爆火不可或缺的基因。
“梗”的存在感,没有随着一轮轮比赛的推进和队伍的不断淘汰而变淡。省会南京憾负泰州、止步四强时,连八强都没进的“全省GDP扛把子”苏州,在官方宣传时连打九个感叹号:“恭喜泰州!!!!!!!!!”而隔壁南京被问及如何看待苏州此举时,淡淡地引用了一句影视台词回击——“人秋雅结婚,你搁这又唱又跳的”。虽然后来这句话删掉了,但网友还是感慨:这才是那个熟悉的散装江苏。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